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广东教育
  • 字体大小:
教育部批复同意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
发布日期: 2021-02-25 17:48:06
浏览次数:
- 来源: 珠海科技学院

  日前,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学校标识码4144013684。按照章程,珠海科技学院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举办者为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管部门为中国足球彩票,学校法定代表人由理事长担任,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一所坚持非营利办学的民办高校,学校办学以来得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和珠海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积极回报属地和珠海人民的厚爱和支持,学校自2006年起对录取的珠海籍考生实行学费减半等优惠政策,至今已累计共向珠海籍1966名学生实行学费减半优惠政策,减免学费达6521.9万元。生于珠海,扎根特区,转设后学校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珠海高等教育发展和推进经济特区“二次创业”作贡献。

  学校办学主体始终不变,历届校友永远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巨大财富,学校会持续加大校友工作力度,进一步充实校友工作队伍,指派专人组成专门工作队伍,以服务校友为核心,加强与校友感情联系,关心校友的工作和生活,支持校友在事业上的发展。学校也必将为在校生努力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高标准、高质量呵护大家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校生既是学校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不仅是吉珠人,还是珠科人,必将载入学校史册,成为资深校友,享受最佳校友待遇。

微信图片_20201225050113.jpg

同心同向凝聚发展共识,转设工作顺畅推进

  党和国家站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根据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有力有序推进转设工作。

  转设路径明确后,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转设方案;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传达上级精神,通报了学校转设情况;不断加强与师生的良性沟通,确保信息透明,维护师生员工权益。广大师生、校友和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学校转设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中国足球彩票开展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安排,学校于2019年全面启动转设工作,于2020年9月正式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2020年9月27日,中国足球彩票组织专家组到学校召开汇报会并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高度肯定学校办学成果,一致认为学校综合水平已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本科高校设置要求,同意上报教育部高评委审核。10月9日,中国足球彩票在官网公示学校转设信息。

  2020年11月25日,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进校,召开学校转设汇报会并开展实地考察,专家组就本次检查结果形成初步意见并上报教育部高评委,最终评估结果为“合格”。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

  经过十六年的办学积累,学校在办学规模、党的建设、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基础设施、领导班子等各方面,均符合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所确定的各项标准,基础夯实。学校的办学资质齐全,治理结构和法人财产权清晰明确,办学经费来源稳定可靠,完全具备办好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条件。

微信图片_20201225050154.jpg

十六年紧贴时代脉搏,开启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现设25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近31000人。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办学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常年稳居各大“独立学院排行榜”前列,办学成效十分显著。

  始终把党建放在核心位置,一直以来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2008年学校党委成立后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推行党委书记和理事长“一肩挑”,校长兼任党委副书记、理事会理事,党员校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党委委员。学校入选广东省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党委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和珠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委,荣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全省“三型”党支部2个、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3项,珠海市“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创新“十佳”优秀案例1项,党建“书记项目”连续两年获省委教育工委通报表扬。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领导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来校调研期间对学校把党建工作放在最核心位置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高度重视学科与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对理工科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需求,积极建设了一批理工科专业;紧跟广东省加强理工类学科建设和国家推进“新工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等一系列未来技术学院和产业学院建设。现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理工类专业和文管艺体类专业的数量各占50%,均为30个。其中,有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3个省级优质专业、2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建设了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珠海市优势学科3个。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通过引育并举,以“三个层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博士提升计划”为抓手,建设一支师德师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五年来学校教师在全国和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各级各类奖项56项,并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教学名师奖1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中位列全国独立学院十强。

  坚持“以本为本、根在课程”的理念,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有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的2020中国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排名中位居榜首。目前共建有6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承担了19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个省级教改项目和协同育人项目。同时以推动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大力营造学生考研的良好学习氛围,毕业生考研率逐年上升。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开设不同程度的实验实训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竞赛等实践活动。学生在竞赛中屡获佳绩,近4年来荣获各级各类奖励1677项,其中国家级及以上573项、省级787项、市级32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打造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化、网络化和仿真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8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10项、铜奖20项,连续6年获广东省优秀组织奖,获奖数居省内同类院校第一位,全校学生参加各类双创实践活动覆盖面达100%。于2015年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荣誉称号,并于2019年通过复评。

  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共建科研基地和平台,目前拥有1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国际合作平台等研究机构6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市级科研平台12个。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近五年来可支配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39亿元,稳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师生发表高水平论文392篇;获得专利授权8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创新成果奖5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近五年为区域内400余家企业提供了近8100次检测服务,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被政府或行业协会采纳的高质量咨询报告19份,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52项。2017年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2018年分别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以“三个面向”为指引,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助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三个面向”即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学科专业建设、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立足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优质交流平台,稳步实施“海外名校”战略,先后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等15所世界五百强高校及多所知名高校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构建了全方位多样化高层次的国际化平台。

  社会声誉持续良好,长期保持较高的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近五年来招生规模一直保持在7500人左右,本科招生人数、投档分数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在广东省招生录取分数整体高于省本科控制线60分以上。至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13届共计七万两千余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6%以上,其中毕业生广东省内就业主要流向城市中,珠海位居前二,为珠海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欣蓉,“2016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奖获得者、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梁振运,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广西平浪村“第一书记”黄加荣,累计实名用户数超1亿的“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工程师刘东成等。

C (2).jpg

以转设为契机,推动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转设后的珠海科技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公益办学理念,依法依章程自主办学。

  学校将持续加强与吉林大学联系,开展深入广泛的长期合作,珠海校区也将更加辉煌。同时,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加强与早稻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联系,不断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面向全球引进优秀人才,持续优化师资队伍引进环境与措施,创新师资人才发展机制,大力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立足珠海,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结合珠江西岸和广东沿海经济带优势和新兴产业布局,做大做强电子通信、生命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工程、机器人等优势学科和重点专业,为珠海高等教育发展和推进经济特区“二次创业”作贡献,助力珠海在人才高地上建设人才高峰。

  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管理机制体制上的优势,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持续加大办学投入,重点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提升学科专业层次和丰富校园文化。尤其是加快申报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快发展新工科、新文科等新专业群,建好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专业;加快推进已动工的国学院建设进程,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增强师生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经过5-10年的努力,学校办学资源更加丰富、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学科专业优势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