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教育奋进之笔
  • 字体大小:
粤奋进·粤精彩 ① | 在立德树人中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发布日期: 2018-10-20 10:24:41
浏览次数: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一系列深刻论述,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广东在行动。今年年初,为动员激励广东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省教育厅决定在我省教育系统组织实施“奋进之笔”行动。大半年过去,广东教育领域各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作为?各地各校交出哪些“得意之作”?

    从九月起,“广东教育”“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将联合推出“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新媒体报道,通过走基层、说改变等方式,全面反映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各具特色、多点开花的新局面,及时推广各地各校最有突破、最有亮点的好举措。

    今天,我们诚意送上开篇之作,一起看看广东如何形成 “三全育人”格局,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三全育人”是什么?

 

 

简单说来,是指学校要着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员育人,指学校中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全过程育人,从时间上说,强调育人要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空间上说,强调育人要体现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近年来,广东各大中小学积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更加有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全员育人

今年529日,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展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开幕,本次成果展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等13个展区组成,以图片、视频等多元载体展示了全省76个单位近130项德育成果,体现和宣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 “大思政”“大德育”工作理念。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展专门点题“大中小学”,将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德育成果同台展示,体现和宣传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的工作理念。

 

 

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展开幕

 

 

 

 开展仪式上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

 

时下,有些教师在育人方面当上了“甩手掌柜”:只教书不育人,有问题找班主任找辅导员,甚至课堂纪律的维持也需要班主任参与。

全员育人的提出与实践,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教职员工整体责任担当,而不是班主任或辅导员或思想政治课教师某一群体的“独角戏”。

在全员育人这一点上,广东率先在全省高校试行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第一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成效。

“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在为全校大一学生上“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这堂思政“第一课”时,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用孙中山先生的训诫,勉励学生继承学校的红色传统,培育家国情怀,将自己的理想信念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命运。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为本科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思政第一课”上,校长王迎军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内外形势展望学校未来,向学生提出了成长成才的期望和要求,并与学生现场互动答疑,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被在场学生称为“干货充足”“正能量满满”。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和陈春声、王迎军一样,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广东已经有2100多人次的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走上讲台,为大学生讲授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2017年秋季起,省教育厅将每学期上“第一课”的范围拓展到高校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深受大学生欢迎和好评,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粮”。

全员育人不是高校的专属,广东中小学也在积极推进之中。佛山市南海区作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立健全“宿舍信息员—宿管员—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专职心理老师—全体教师”自下而上的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网络,并实行升学交换特殊个案制度,为全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意味着育人在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育人主渠道,课外实践、后勤管理、社团活动……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以前,学生生涯规划是“一段被教育遗忘了的时光”,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涯规划不仅出现在高校,而且走进中学甚至小学,让学生从小就有职业发展的理念,学习更有目标。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广东省实验中学联合举办“第二届广东省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暨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坊”;同年,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暨生涯规划教育研讨会在广东广雅中学举行,深圳、中山、东莞、佛山市南海区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作了经验介绍。

2015年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以新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主体,以校友资源为根基,组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圆梦班”,通过助学、助心的经济资助和能力资助实施“生涯引领”计划,培养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并计划持续关注10年。

最初主要招生对象是“问题学生”的深圳育新学校,为加强德育实践环节,于1994年创办了“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是全国第一家由教育系统创办并管理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现已成为全国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领头羊”,在广东中小学实践育人工作领域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如今,在深圳育新学校的德育基地,经常有中小学生在风雨训练场、射击场、野战营、野炊营和国防教育馆等场所淬炼。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雨蓉领衔和指导的暑期“书记项目”,是广东高校“组织育人”的一个缩影,该项目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培育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在校内开展师生座谈会、一起读经典、书记上党课等多种活动,还组织学生参观改革开放40年展览,奔赴三北防护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担当更重要的社会角色。

 

全方位育人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学生“低头族”的出现,曾让一部分人惊呼“狼来了”。如何将网络这个“最大变量”,化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最大增量”,是新时代广东学校德育、思政工作的着力点和创新点。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建立了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持续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生活需求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10年来,华师整合“榜样华师”等思政教育项目,共计开发建设了500多门优质网络思政课资源,还利用手机直播为入学前新生解读资助政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开展思政工作。

不仅仅是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各高校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特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德育,把网络这个“最大变量”变成育人工作的“最大增量”。

 

广东易班省级平台(电脑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受省教育厅委托,牵头建设“粤易班”网络平台,全省高校分批有序进驻,目前已进驻四批,共计75所高校、43万师生,第五批54所高校正陆续进驻。“粤易班”平台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学、学习交流、共享互助为一体,通过全口径校园生活服务集成,把师生“粘”在平台上,又通过设置思政园地、粤易文化、微课专区、青春在线、品牌活动等版块,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实现对师生的有效教育。

 

广东省易班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大会

 

创新性的网络德育让网络不再是育人的空白点,反而成了生长点。也正因为创新实践,常规德育也彰显了不一样的育人格局。

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贴近学生创新,就能把德育做进学生心坎里。暨南大学开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走近马克思》等微课,开通联结共鸣点的微信公众号“微言国是”“吴昱则刚”,还发放近2000本微书,开设70多场微坛,每年组织开展微践行活动100多场,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南方医科大学积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将叙事教学、对话互动、情景表演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互动体验中求实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竹君子成长教育”校本课程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每个月围绕慈孝、正直、担当等主题进行教育,实现家校合力,全方位育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