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厅工作 > 教育研究
  • 字体大小: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四)
发布日期: 2018-11-14 09:44:11
浏览次数: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要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加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党组工作安排,省教育研究院牵头编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为确保文本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省教育研究院不久前向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有关高校和专家学者就有关问题征询意见和建议,并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我为编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建言献策”活动。现把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梳理,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7个类别分期摘要刊登,仅供参考。

 

编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粤港澳

大湾区教育建言

 

华南理工大学:编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建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粤港澳三地中,目前香港高等教育质量相对较高。但是随着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受体量、空间、产业等的限制,香港高等教育世界排名逐年下降。据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显示,201520162017年,香港大学排名分别为4264106,香港中文大学排名分别为118119154,香港科技大学排名分别为129142164;澳门高等教育不仅体量小,质量也不高,目前没有排名前500的大学,国际竞争力不强;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虽然体量相对较大,空间、产业等条件也很好,但目前总体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中山大学排名237、华南理工大学排名400、暨南大学排名936,竞争力不够强。由此可见,粤港澳三地中,任何单一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都难以形成明显竞争优势,只有三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战略跨越。为此,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湾区教育创新集群布局。教育创新集群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高等教育创新集群体系的构建将成为连接知识创新与创新产业间的桥梁,良性互动能够有效促进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与产业资源互动与融合。加强粤港澳区域内180余所高校和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近百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创新融合,加快推动湾区各创新要素形成“教育-研究-企业”多重互动关系,将能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以促进湾区教育、研究、产业资源融合。

第二,积极争取部署建设更多国家实验室,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形成以省实验室为中心并联合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布局体系,发挥实验室研发优势,引导动员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切实提升创新效益,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在国家发布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指导下,以粤港澳共同体的主体方式,向国家积极争取在湾区布局建设更多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将能充分激活粤港澳三地大学科技力量协同效应。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的研究领域应集中在湾区的优势产业和资源条件,如海洋工程、医学、网络空间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第三,全力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高地,培养和汇集适应于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端人才。进入智能时代,教育的知识结构已发生重要改变,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都迫切需要人工智能和相关领域人才,应将湾区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人才高地,同时围绕新产业新技术以及对人才的新需求,改进传统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高端人才。要高度重视培养内生的、适应于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统筹设置一批以STEAM教育(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的中学,增设一批以科创教育为主、服务区域创新高地建设的新型大学/学院。

深圳大学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建议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粤港澳三地政府和大学合作创建一所新型联合大学——“湾区联合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与枢纽,以打破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体制壁垒,为“一带一路”和湾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与其他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领域合作紧密,但教育和科技领域合作明显滞后,未能形成支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一是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差距显著。香港高等教育最发达,广州次之,澳门、深圳、珠海居中,其他地区相对薄弱。二是粤港澳三地制度差异明显,体制壁垒巨大。三地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协同发展机制,也缺乏有效的共享与合作平台,实质性合作进展缓慢。三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步伐,未能形成与世界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也未能支撑引领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高科技研发体系建设。

创建湾区联合大学的意义与使命,一是打造粤港澳学生交流平台,增进国家认同。以湾区联合大学为枢纽,集聚三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交流合作项目;引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组建联合学院,实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汇聚;通过学分互认与转换制度,促进湾区高校学生广泛流动与跨校学习;合作创建湾区创客教育中心,资助学生创客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在线课程开发,共享包括中国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优质课程资源。二是打破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体制壁垒,实现湾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如果能够在河套、横琴、南沙等地建立湾区联合大学,就可能另辟蹊径,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湾区联合大学设立区域性高等教育协调组织,通过高层会晤、联席会议等形式,探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常态化、便利化、通畅化和有效化,降低合作交流成本;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加强对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探索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充分利用三地政策和制度优势,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领域先行先试,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协同发展创造先进范式。三是增强粤港澳高等教育对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湾区联合大学建成后,将着力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和科技合作枢纽。以湾区联合大学为平台,与国际一流实验室和大学合作创建若干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引领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研发体系,围绕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智能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湾区联合大学为媒介,推动加盟大学与粤港澳高科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实体联合研发机构,实现大学、企业、市场、资本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创新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通过设立合作科研基金,推动高水平师资互聘、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关于湾区联合大学的初步设想,性质定位上,湾区联合大学是一所由中央政府授权,粤港澳三地合作创办,粤港澳相关大学加盟,以一定实体校园和运行机构为依托,跨区域、多校园、学科交叉、国际化的联合大学。湾区联合大学是各加盟大学的延伸与会聚,既不是传统大学,也不是虚拟大学,而是一所“虚实结合”的新型大学,是高度开放、包容的合作枢纽与共享平台。在校区选址上,湾区联合大学可在深港边界的河套地区、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分别设立校区,一校三区、特色发展,实行统一管理。为便于交流,可分别称湾区联合大学(河套)、湾区联合大学(横琴)、湾区联合大学(南沙)。考虑河套“深港创新及科技园”尚在规划中,湾区联合大学可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先行启动筹备工作。在资金筹措上,可由粤港澳地方政府、加盟大学和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湾区联合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教育与科技合作项目的推进以及必要的日常办学开支,也用于支持在湾区设立专门的学生交流交换奖学金,资助合作研究课题、教师互聘互访、学分互认、产学研合作等费用。设立专门的基金会,负责基金管理和运行。在制度安排上,粤港澳三地政府和相关大学,协商制订《湾区联合大学章程》,对湾区联合大学的办学宗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加盟标准、合作规则等基本制度加以规定;湾区联合大学实行基金会支持、理事会领导、执行委员会负责的管理体制,基金会即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科技创新基金会,理事会由三地政府、大学、企业相关人士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并成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为学校最高行政执行机构,执行委员会委员由联盟高校代表3-5人组成,可考虑设任期制专职校长或秘书长,负责领导执委会日常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