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厅工作 > 发展规划处
  • 字体大小:
合力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
发布日期: 2010-12-24 02:32:20
浏览次数: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今年9月初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为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根据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的指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 11月29日在珠海市组织召开以“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为主题的座谈会。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地级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以及厅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发展规划处、基建财务处、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处、科研处、师资管理处、教育教学教材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与会同志畅谈了对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背景、意义、内涵、目标、举措的理解,各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汇报了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情况特别是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的制订以及实施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教育综合改革主要试点、区域教育合作和教育国际化重点工作、教育科学发展重要保障措施的情况,同时就推进我省教育科学发展、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有关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凝聚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共识。大家认为,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提高我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基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清醒看到我省教育发展与先进省市差距,以及我省教育现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大家认为,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创新,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大发展大繁荣,使广东成为深化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高地、前沿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形成与实践高地、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与培育高地、高新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创造与运用高地、先进文化和风尚的创新与引领高地、实现科学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高地。在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要形成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和浓厚氛围,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率高、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和管理水平高、开放合作与国际化程度高、均衡协调性高、投入保障水平高、发展成果显示度高、贡献率高、社会公众满意度高。
    大家感到,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重大任务。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产业实力和教育优势,珠三角各市既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清醒看到自己发展的隐忧,更加自觉地科学谋划中长期特别是“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与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结合起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世界眼光,开展战略思维,精心谋划全局,在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中充分彰显特色和优势,辐射、带动、引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省、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重大贡献。
    二、精心布局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和困难,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把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广州市正在抓紧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筹备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广州教育现代化”的中心目标,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心,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以规范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特色为动力,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优质化发展;以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交流合作和科研攻关为重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
    ——深圳市于9月初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后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印发了《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深圳市将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依托,特别是以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大市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高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国际化和区域教育合作,优化教育保障机制,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教育改革进程。
    ——珠海市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编制《珠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努力建设与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力求在更高水平上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十二五”期间,珠海市将大力推进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着眼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坚持把各级各类教育素质化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把终身教育作为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根本要求,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全民素质;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引进国际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构建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近期内将积极开展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佛山市抓紧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争创教育科学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切实开展列入国家和省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争当全国、全省教育综合改革排头兵和教育科学发展先行区,力争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等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进一步提升与港澳教育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东莞市提出,以建立起具有东莞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2015年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教育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国发达地区同类城市水平。为此,将重点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加快东莞职教城建设;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创新高等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名学校“三名工程”。
    ——惠州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惠州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把惠州市打造成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节点、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市、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十二五”期间,惠州市将强力推进“三对等一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基本对等、城乡教育水平基本对等、学生成长的指导水平基本对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在三年内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大力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生本教育中心试验区,探索城乡素质教育。
    ——江门市将致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教育公平两大任务,争取到2015年,成功建成全省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示范市。“十二五”期间,江门市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着力实施教育基础建设工程、职业教育优先工程、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工程、教育体制创新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城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总体水平提升、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省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探索新路。
    ——中山市以建设“宜居、宜创业、宜创新”新型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发展为总目标,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重点,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教育名城。近五年内,中山市将着力推进九项工程:学前教育惠民扩优工程、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工程、普通高中优质集群发展工程、职业教育创优增效工程、高等教育内涵拓展工程、终身教育普惠共享工程、特殊教育提升发展工程、强师兴教工程、数字化教育工程,构建现代教育新体系。
    ——肇庆市以2015年建设省教育强市、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快调整中小学布局、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力建设职业教育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肇庆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三、为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和资源保障。与会同志提出,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是我省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南方教育高地”的目标对各级各类教育要求的指标体系和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实行教育发展问责制,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政府发展教育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安排,重点发展,切实解决教育财政投入、学校布局、教育用地、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落实到位。首先,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特别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其次,要健全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切实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到2015年,各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力争达到或接近24%,到2020年达到25%。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足额征收、全额用好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第三,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创设比较宽松灵活的学校编制管理制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构建完整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确保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可靠保证。第四,要积极规划教育用地,适应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新建、扩建、改建高中阶段学校、高等学校以及引进港澳台、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的用地需要,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第五,要着力促进教育区域合作和教育国际化,着重推进珠三角地区与香港、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构建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