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最新更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反腐倡廉 > 最新更新
红 土 医 魂
发布日期: 2012-07-27 22:50:17
浏览次数:0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中 医师奖获得者、广东省“健康卫士楷模”、省抗击非典一等功臣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何建猷医生的先进事迹


 

作为为一个医者,首先要对得起患者,再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何建猷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用自己40多年的从医经历去努力诠释的一句话。

 

她是上世纪60年代从广州到湛江农村工作的一位女医生。她40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粤西这片红土地,献给了这里的父老乡亲。她曾在粤西农村最基层的村医疗站当过乡村医生,也作为广东医学院的教授给大学生们授业解惑,更多的则是在医院的门诊和病房里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她曾任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主 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省高教厅、省卫生厅和医学院科研课题9项,在各级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是湛江地区首个“中 医师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抗击非典一等功臣、广东省卫生厅向全省推出的5 “健康卫士楷模”之一,被时任湛江市委书记的徐少华喻为“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广东电视台“绿色广东”栏目组记者在多角度采访了何建猷的同事、领导、患者、学生后,感慨地说:“先进模范人物我们采访过很多,但像何建猷这样上上下下都一致说好的人还不多见”。

“她是我认得的最好的医生!”

出身于广州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何建猷,于1967年从中山医学院(6年制)毕业后,便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坐了30多个小时的水陆联运长途客车、再转班车、坐牛车来到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徐闻县前山镇卫生院。不久,又被安排到前山村医疗站“锻炼”,一幢破旧的木板楼便是她和医疗站的“驻地”。楼上住人,楼下做诊室。没水没电,老鼠、蟑螂、蜈蚣随处可见。这对一个自小在城市长大的女大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她都努力克服,而最让她感到困难且无奈的是语言。当地人说的是雷州话,她一句也听不懂;她会说广州话、普通话和英语,但完全派不上用场,她就像一个聋子和哑巴,根本无法与人们交流。乡亲们至今还记得当时笑她“傻”,不但说话听不懂,甚至连韭菜和禾苗都分不清!不过,何建猷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听,一年左右就能用雷州话与乡亲们交流了。从此,她头戴竹笠,身背急救箱,奔走在雷州半岛的乡村的红土地上

当时与何建猷一起到徐闻工作的大学同学有5个,到最后,其中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到广西合浦与丈夫团聚,一个很快回了广州,剩下的两个就是她和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陈医生(在另一个镇卫生院工作),他们在徐闻农村一干就是13年。也曾有人 “开导”她想办法离开,但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她说:我是整个卫生院唯一一个国家正规培养的医生,农民太需要我了,我不能走。她坚持了下来,并成了 “全能选手”:医生、护士,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全是她,反正农民有什么病都找她。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她是全天候在岗,无论刮风下雨、过年过节,只要农民有病,她总是随叫随到。那时她的药箱里常备的一样东西就是手电筒,不但晚上下村出诊要用,有时晚上要在医疗站里做一些外科小手术,没有电灯,她就让群众举着手电,作为临时的手术灯。为了“对付”雷州半岛的红泥,她在徐闻的13年里,几乎一年四季都穿塑料凉鞋,跑遍了大大小小的所有村庄。她说,穿凉鞋下乡方便,脏了用水冲一下就行啦。

有一年大年初一,有个病人家属来请她出诊。当时没有车,唯一能用的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她一路小跑,和病人家属一起跑了20多里红泥路赶到村里。但是很遗憾,这是一位呼吸衰竭的病人,当她赶到时,病人已停止呼吸了,但看着病人家属哀伤的面容,她不愿放弃,她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她立即给病人做人工呼吸。病人气道里有很多痰,当时又没有什么吸痰器,她便拿来一条毛巾盖在病人的嘴上,口对着口用力为病人吸痰。尽管她很瘦弱,气力有限,还是坚持吸了十来分钟,但终因病人病情太重,还是没能挽回病人的生命,为此她伤心了很久。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她,也更加坚定了她“留下来,改变这里缺医少药状况” 的决心。

一天晚上9点多钟,她冒雨到白水村去抢救一个病人,回来的时候由于雨大天黑迷了路,在雨夜里跌跌撞撞摸了大半夜才回到医疗站,没多久,便发起了高烧。第二天一早,有乡亲来找她看病,与她同住的小陈姑娘便跟人家说,“何医生病了,你们先回去吧。”昏睡中的何建猷听出来,那是一位住得很偏远的乡亲,便硬撑着爬起来给他诊断开药。

在徐闻农村的13年,让何建猷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也培养了她与农民的深厚感情。她那时无论出诊到谁家,碰上吃饭,乡亲们都热情地叫她一起吃,尽管那不过是一碗红薯稀粥,碗边还飞着苍蝇,她都会心存感激地喝下去。她说,在那买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乡亲们能留我吃饭,那可是他们的心意啊!

20063月,由广东省卫生厅主办的“何建猷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即将在徐闻县前山镇政府大会堂举行,阔别了26年的何建猷医生的身影刚一出现,等候已久的75岁的林慧琴奶奶便快步走出人群,与大恩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林奶奶说,当年要不是何医生,她最疼爱的三儿子就没命了。那时她儿子才6岁多,一天傍晚突然发起高烧,她便让人去请这位刚从广州下来的何医生过来给儿子看病。虽然她家离医疗站不远,何医生几分钟就赶到了,可孩子却好像没气了,她脑袋“嗡”地一下,整个人就懵了。何医生却一点也不慌乱,迅速检查了一下,马上就给孩子打了一针,告诉她,如果孩子能够在30分钟内醒来,证明孩子还能有救,假如不行的话就……。结果等了不到3分钟孩子就醒了,何医生不放心,又一直陪着孩子到天亮。打那以后,他们全家人哪里不舒服都去找何医生看,有时没有钱买药,何医生就给他们先垫上。

“何医生不但医术好,人也好,是真正按照共产党政策办事的医生,是我认得的最好的医生”林慧琴奶奶激动地说。

“她对病人比对家人更上心!”

1981年,何建猷从徐闻调到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从农村到城市,从乡镇卫生院到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工作环境变了,生活条件变了,可她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对病人的那份真诚、对乡亲的那份情义却一如既往,没有丝毫改变。

何建猷所在的呼吸内科的唐护士长说,来找何医生看病的乡下“亲戚”特别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复制”的、“串串”的,只要找到她,她都热情接待。有时当天赶不回去或一时住不上院的,她就把自己家的客厅腾出来让他们住。有的甚至是别人躲都来不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按她丈夫 先生的说法,“她对病人比对家人更上心!”。

何医生不怎么会做家务,平时也很少上街,好不容易去趟菜市场,也多半是为了买煲汤的材料。“不是煲给家人喝,是煲给病人喝。只要她在病房里看到哪个病人体质弱、家又离得远,就会弄些药材煲了汤送去,几十年来都是这样。而且她这么做并没什么特定对象,只要她觉得有必要就会去做”, 先生如是说。

一些年轻医生不理解,觉得何医生这样做“太过”了,但她却说,农民本来就不宽裕,一生病家里就更穷了,能帮他们一点,为他们省一点,是应该的。

说起为病人既看好病又省钱,雷州市客路镇的黎文熙患者最有发言权。2004年,家境不佳的黎文熙意外受伤后反复肺部感染咳嗽,先后花去了上万元的医疗费,仍未痊愈,于是带着东借西凑的3000元,慕名来到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要求住院治疗。接诊的何建猷了解到黎文熙的实际困难后,对黎文熙的身体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病情并非非住院治疗不可。便对症开了后续治疗的药物处方,让黎文熙回家去吃药治疗。黎文熙取药时惊讶地发现,药费居然才20多元。

“这半年来,我先后到过5家医院,看过近10位医生,每一次药费都超过千元,而且看一次医生只开一次的处方,有的还让我住院,没有谁象何医生这样,连我回家治疗的处方都开了,而且每次用药都是十多二十元……,遇到了何医生,我甚至感到时光倒流,又回到了过去廉价医疗的年代”,现已痊愈的黎文熙满怀感激地说。

何建猷心系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尤其是对农村来的病人,深知他们就医不易,因此临床用药以治好病为原则,能用廉价的不用贵重的,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每张处方多为10元、8元,最多也不外几十元的常用药品,不但老百姓喜欢她,就连本院职工及家属,都喜欢何建猷诊看病开药。据了解,在药品“回扣”几乎成了“潜规则” 的医疗行业,何建猷作为一位内科主任、名医、教授,却从来没有动过心。难怪她的同事说:“像何主任这种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人,当今社会上少有了。”

有人笑她“傻”,她却说:“我当年在前山医疗站的时候,只有40多元的工资,还只能拿到一半,另外一半是去村里挑稻谷来顶数。现在生活这么好,还有奖金,就算拿出一半奖金去帮助病人,还能剩一半呢,我觉得很不错了。”这就是她的人生哲学、她的幸福观。

“她从不接受别人的‘好意’!”

提起对病人的关爱,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操守,李丽云大姐感受最深。她说,“我母亲80多岁了,何医生为我母亲跟踪治疗了20多年,要是没有何医生,我母亲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

那是20多年前的一天,刚调到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不久的何建猷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妈。经诊断,大妈患的是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需要留医。住院期间,何建猷解到大妈的儿子在部队工作不能经常回来照顾她,便在大妈出院时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她的女儿,并再三叮嘱,“有什么情况马上和我联系”。打那以后,何建猷便开始了对大妈的追踪治疗。早几年,大妈还能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医院,后来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何建猷便一次又一次登门为她看病。有一年过年,大妈觉得身体不舒服,生怕自己过不了这个年,心里七上八下的,可大过年的,又不好意思麻烦何建猷。可没想到大年初二,何医生却上门来给她看病了。原来,何建猷不知从哪听说了她的情况便赶紧跑了过来。一进门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便拿出听诊器给大妈看病。大妈禁不住老泪纵横,拉着何建猷的手不住地说:“何医生啊,这20多年来可多亏了你啊,要不,我哪能活到今天呵!”

“人生能有几个 20年啊?别说一个外人,就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坚持下来都困难,有时我们实在过意不去,想表示一下谢意,可每次都被何医生谢绝了。”大妈的女儿李丽云感慨地说。

“她从不接受别人的‘好意’!”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有些病人为了表示对她的感谢,悄悄塞“红包”给她,她就请护士长帮忙退回去,实在退不掉的,就送到住院处记到病人的住院账户里;有的从乡下带点土特产给她,她实在谢绝不了,便会买些奶粉等营养品回赠给人家。

“她们真是‘命大’!”

2003年,“非典”在中国大地肆虐,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医护人员形象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好似太空人。其实,在疫情初发的一段时间里,也许是由于粤西地处偏远,何建猷他们是没有配到任何防护装备的。尽管对疫情的危险有所知晓,但她还是承担了湛江市“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的重任,全力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当时何建猷已年近六十,并患有比较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病、高脂血症和慢性支气管炎,但她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想到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一天上午,徐闻县卫生局来电报告县人民医院收到一例疑似非典病人,要求会诊。何建猷二话没说,马上组织专家驱车前往离湛江170多公里的徐闻县会诊。到达目的地时已过晌午,何建猷的十二指肠溃疡病隐隐作痛了,但她想到会诊病人要争分夺秒,就立即投入了会诊抢救病人的战斗。经过几个小时的会诊,初步排除“非典”病例,作出“病毒性脑炎”的拟诊,一直忙到下午2时多才吃午饭。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这期间,何建猷整整瘦了10斤。

作为湛江市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抗击“非典”期间,从市区各医院到下面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只要有“非典”疑似病人她都前去会诊,先后跑了20多所大小医院。湛江市共组织了23次会诊,何建猷参加了20次。与一个又一个疑似病人、“非典”病人零距离接触,会诊、查房、治疗,哪里有情况她就出现在哪里,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她也成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湛江市仅有的两个 “抗非”一等功臣之一。人们叹服于她的巨大勇气,也惊讶于她的坚强毅力。后来省里的专家得知了当时的情况,有些后怕地说“她们的命真大!”是的,当时因为在救治病人中被感染而倒下的医护人员何止一个两个。而何建猷事后却很坦然:哪里想得了那么多,组织上让我去做就做了,这是医生的职责。

“她认为自己很 ‘富有!’”

几十年的人生路,何建猷走得很艰辛,她尽其所能救治病人,倾其所用教书育人;几十年的人生路,何建猷又走得很开心,她得到了亲人的支持、患者的感激、学生的爱戴、领导的赞赏。

说起物质享受,也许人们觉得她很“寒酸”。在她家里,坐的沙发是她丈夫当年在徐闻的时候自己做的木板沙发,就连洗完衣服的水都要使用3次,一次抹桌子,一次拖地,最后一次冲厕所。用剩的小肥皂,也是一块一块的存起来,等到能洗一次衣服的时候就把它全部融掉,可以省下一次洗衣粉。而看精神追求,却又让人羡慕的富裕,他们总是把别人看电视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把别人逛街的功夫放在看书上,把别人化妆的闲情用作思考,不但夫妇俩成为受人尊敬的教授,三个儿女也都学有所成,一个成为医生、一个成为大学教师、一个成为加拿大的访问学者。在有些人“宁可躲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当下,她却认为自己很“富有”。是的,她不但找回了在农村工作学术上被“耽误”了十几年的时光,还积少成多“挤出”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在各级学术杂志共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省、厅、市级科研课题9项,获省、市科研成果奖6项、科技进步奖2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她是深受学生爱 戴的好 老师。她的教案,密密麻麻,每到新学期上课,她都重新整理教案,把最新的知识加进去;每次上课她都会提早动身,“怕迟到了!”;女学生们不但叫她“老师”,还有好些认她作“干妈”。

何建猷就是这样,40多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贫瘠的红土地,还是在碧海港城,都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淡泊、睿智,一名党员的清醒、坚持,一位医者的仁心、仁术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真谛,谱写着大医精诚、仁爱廉洁、和谐医患的瑰丽篇章。

 

 

(C) 版权所有 中国足球彩票
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